水利科技与经济
主办单位:哈尔滨水务局
国际刊号:1006-7175
国内刊号:23-1397/TV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7551 人次
 
    本刊论文
水利风景区与水生态文明城市

  [摘要]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概念上分析两者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辨析两者的内在关系,对于全面理解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具有积极意义。水利风景区与水生态文明城市理念是相通的,而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实施的方式也不同,两者空间尺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水利风景区作为抓手、把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水生态文明推进的基地。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水生态文明城市;水生态文明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水利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利用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水利开发和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水生态文明,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一些水资源管理单位尝试开发水利风景资源,发展水利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成为其它地区学习的样板,一时间水利景区建设开发呈快速发展之势。截至2012年底,我国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数达到518个。水利风景区的开发不仅激活了水利经济,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在维护水利工程安全、保护生态及改善环境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良性互补,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建设领域的有效实践。与此同时,山东省水利厅认真总结水利风景区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确定实施“三步走”(水利风景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城乡水利一体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与水利风景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DB37/T2172-2012)自2012年8月20日起实施,2012年10月,山东济南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2013年01月,水利部办公厅发布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地位,正式将水生态文明建设列为我国流域管理机构和水利部门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同时,《意见》提出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创建活动,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进水生态大明建设工作。本文针对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及其特点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辨析,有助于从更深层次理解水生态文明的本质和科学内涵,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进而为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概念与特征
  (一)水利风景区
  水利风景区是我国水利旅游发展的产物,2001年7月,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将“水利旅游区”改称为“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通过水利风景区的概念,结合中国水利风景区发展实际,得出水利风景区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依托载体看,是以水利工程为主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利风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提供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工程是水利旅游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水利风景区的主要依托载体,没有水利工程,水利风景区的概念无从谈起。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鼓励多种类型水利旅游景区的发展,根据水利风景区依托景观资源类别和行业管理需要,通常将水利风景区分为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和水土保持型六类。除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依托载体以自然河流和湖泊为主外,其它各类水利风景区均依托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为载体,这也是水利风景区区别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其他类型风景区的特色所在。
  2.从风景资源类型看,是以人造再生风景资源为主水利风景区依托的载体以水利工程为主,因此也就决定了其旅游开发的风景资源类型以人造再生风景资源为主,与其它以自然风景为依托的景区相比有较多的人工干预和人工创造的成分。水利风景区的旅游核心吸引物是凝结了人类智慧的水利设施以及对自然水系和本地环境的巧妙设计和改造。如葛洲坝水利工程以及三峡水库等水利风景区,充分展示了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水系和水资源具有更好的水利功能、生态功能与审美功能,体现了人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的智慧与力量,也是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这些水景观、水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水文化构成了水利风景区风景资源的核心内容。
  3.从功能看,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特点和功能存在差异以风景资源为依托的水利风景区的开发目标具有多元特点,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安全、防汛供水保障及水资源保护、自然与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自然景观美学塑造、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旅游观光组织、娱乐休闲与科普教育功能等。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具有不同的条件和特征,其功能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在规划建设中应因地制宜,注意突出特点,形成特色。

  4.从服务对象看,不同风景区面向的对象有所侧重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以及观光、休闲、娱乐设施等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范围既包括水体水域及其周边的土地,也包括水利工程、水文化及其生物资源等。因此,由于不同类型的水利风景区之间在资源类型、设施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所服务的对象同样有所侧重。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主要是面向各类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娱乐、科普教育等服务;湿地型水利风景区强调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利用强度较低,主要提供休闲与科普教育类的服务,其服务对象多是各类生态旅游者;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则主要是面向城市居民提供滨水休闲服务;灌区型主要与农业相结合,提供休闲、度假、娱乐、科普教育类的旅游服务,客源市场多为本地;水土保持型强调水土流失的整治,主要提供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类的旅游服务,服务对象多为科技专业从业者和青少年群体。
  (二)水生态文明城市
  目前,对水生态文明城市尚未有较为明确的概念和定义,而学界普遍认同的水生态文明城市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1)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本质和建设导向。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而这些价值观念构成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导向;(2)水资源是要素。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内容和主要突破口,也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区别于其它类型城市的本质;(3)城市是对象。目前,世界存在以气候变化、经济振荡和社会冲突为标志的全球生态安全问题,以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胁迫为特征的区域生态服务问题,以贫穷落后、超常消费和复合污染为诱因的人群生态健康问题等三大生态问题,而这三大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城市。城市生态危机的重要方面便是水污染、水短缺等水环境问题,水生态文明城市正是强调水生态文明在城市范围的建设和推广,把握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概念和核心要素的判断,水生态文明城市主要有以下特点:
  1.水生态与水文明并重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评价不仅应从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工程以及水管理等方面系统构建评价体系,同时应该注重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特别强调水资源分配的公平,包括群体公平和代际平衡。
  目前山东省率先提出并制定了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与评价地方标准,在其评价标准中对“硬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界定和要求,如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地下水采补平衡、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但水文化、水公平等“软指标”较为欠缺。
  2.强调政府作为,更应强调群众参与
  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提出和建设本身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因此,地方政府主导和推动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主要动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评价指标除了体现在地方政府在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方面的实效外,应当更加强调和动员群众的个人参与,把城市居民的水生态文明意识作为评价水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
  3.因地制宜,尊重城市自然地理背景
  中国地域广博,各个城市的自然地理背景和水资源状况存在巨大差异。水生态文明城市推动和建设目的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在水景观、水文化和水利景区的发展等方面存在优势。同时,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和尊重城市的自然地理背景。根据资源本地的差异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划分为不同类型,结合各类城市特点和实际,分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推动水生态文明的多样化发展。
  4.立足城市,着眼江河湖流域
  城市水系和水资源是流域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虽然水生态文明城市主要立足点是城市,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着眼于江河湖各流域,充分重视城市水系和水资源所在流域的综合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山东省临沂市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中心城区沂河、祊河、沭河、柳青河、南沭河、青龙河等8条河流穿城而过,其中沂河、祊河和柳青河在城区交汇,水资源丰富。按照“生态立市”的发展理念,临沂市把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来抓。市政府从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制度、城区河道治理、水质污染防控、水利风景区建设以及城市水文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对我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三、水利风景区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关系
  (一)理念相通
  探索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水关系的和谐发展,是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理念,两者在根本上是相通的。
  (二)运行机制差异
  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在运行机制上存在较大差异。水利风景区在运行和建设过程中是功能导向,主要实现水利工程设施的景区化功能,所有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评审等都是围绕水利风景区的各类旅游和休闲功能展开的,休闲、游憩、度假、科普等功能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核心,也是水利工程区域成为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与水利风景区不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运营则是目标导向的,其所有工作的进行都是围绕城市水生态文明这一目标展开,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水生态化。

  (三)实施方式不同
  针对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具体实施方式,从目前看,水利风景区的实施以倡导性为主,根本准则是做加法。如,水利风景区要建设和发展,需要根据规划增加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增强旅游服务功能。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主要是针对目前我国各城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水污染、水安全等各种问题,强调对各类水资源不合理现象的控制,根本准则是做减法。如限制城市内高耗水企业发展,减少城市污水排放等。
  (四)空间尺度差异
  在空间范围上,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尺度拓展,将水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实践由点推广到面,由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单个要素拓展到整个系统。
  (五)阶段递进
  从水利风景区到水生态文明城市,使水生态文明的内涵不断提升。水利风景区本质上是一种舞台化设计的情景体验,游客追求的是脱离于日常生活的理想感受,而水生态文明城市则会让水生态文明真正融入到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让水生态文明由舞台走进生活。
  四、关于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和评价体系
  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方式和组成部分。同时,水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应该加强顶层设计,从总体上明确水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宏观方向,统筹水生态文明系统建设所涉及的各要素和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通过构建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对各项工作和进展进行评价考核,以此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将水利风景区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
    水利风景区是水生态文明的最先实践领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水利风景区在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以及拓展水利服务领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继续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将其纳入水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和亮点工程。
  (三)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水生态文明推进的基地
  城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将水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水生态文明推进的基地,也就把握住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从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工程、水管理以及水文化等方面系统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是目前我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四)加强理论研究,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推进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水利部先后颁布了《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发展纲要》、《水利旅游项目管理办法》、《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水利风景区规划编制导则》等法规和技术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各地实际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逐渐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保证了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上水平、上质量、上档次。这些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定离不开长期以来对水利风景区的理论研究和积累。
  目前对水生态文明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理论研究尚少,严重阻碍了实际工作的推进和开展。未来应首先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五、结语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是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上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环节,从概念上分析两者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水利风景区和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和特征,接着辨析了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各界对水生态文明的关注和研究。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水利科技与经济》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水利科技与经济》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